Quantcast
Channel: 郑洪杰的BLOG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

龚山记忆之一:责任

$
0
0
 龚山记忆之一:责任
 

   怎么也不会想到,我会去龚山。但是,2月14日,当我接到去浙江丽水市龚山抗冰抢险一线的任务时,竟然那么的坦荡和从容,就像去会见一个熟识的朋友,有几分期待,几分顺理成章。后来,我才知道,那不是一个熟识的朋友,却是一个完全陌生、让我震撼、让我情有独钟,难以释怀的地方。
    在此之前,我几乎每天都从媒体中看到冰雪灾害带给电力的灾难性破坏,作为一个电业老兵,心有触动。从南京到金华,从金华开会后第二天上午9时半左右,我抵达了武义县的抗冰抢险指挥部报到。正如我在《铮铮铁骨也柔情》的文章里所写的,温瑞华副总正在发脾气,他对着手机大声说,“什么,我不上山?我在这里指挥?不到现场,不了解情况,身边又没有人,我能指挥什么?走,现在就出发!”听到这句话,就像一道下给我的命令,是的,不到现场,不了解情况,身边没有人,我能写什么?我站起身来拉着他就走。他说,不,郑老师,你一路疲劳,休息一下,明天上山。我一句话没说,扔下背包跟着他就上了车。我认为,一个新闻工作者,只有到前线去,到最艰苦、最危险的地方去,才有新闻,才有用武之地,那里才是我的战场。

当天,我爬到了97、98号塔。白天,抗冰队员都在奋力工作,我不能打断他们紧张的工作次序,他们也难以接受我的采访。我只能了解到工程的进展、施工环境等情况。晚上,我决定住在贡山,与抗冰队员建立感情,建立沟通,听他们讲诉他们的故事,他们身边的故事。于是,我钻进了大地铺的被窝,采访他们。夜晚的龚山十分寒冷,残破的房间四壁透风。采访后我难以入睡,就在灯下思考怎样写出能真正反映出艰难环境下队员的艰苦奋斗、顽强意志、工程情况的报告来。谁知,发电机停电了。根据规定,9点必须停电,这是温瑞华副总的命令。原来,习惯于交通闭塞的大山深处那种寂寞又寂静生活的山民,无法接受发电机轰鸣的声音。为了不干扰村民的休息,温总决出了这一决定。好在项目部负责人李合喜送我2支蜡烛,于是,我在烛光下完成了《贡山作证》的通讯。那夜,在海拔700多米的龚山村,我案头的两支烛光一直亮到天明。这是我在龚山的第一个不眠之夜。
    天亮了,我继续在山上采访,晚上回到武义,夜里打出两篇通讯,发了出去,这就是发表在《江苏电力报》和江苏新闻网上的《龚山作证》和《意志的考验》。
    茫茫群山,峰峦跌宕,龚山的条件是艰苦的,崇山峻岭间的险恶更是难以想象,抗冰队员的劳动强度是我第一次看到。

作为一个战地记者,我有责任把这些记录下来,反映出来,否则,愧对自己的职业,愧对自己的良心,愧对那些以血肉之躯与冰雪奋战的将士。
    2月18日,是运送塔材最紧张的日子,我与徐州送变电总经理祖勇说好,天亮乘他的车继续上山。他要我5点半在宾馆等他。我告诉服务员,5点叫醒。由于当天夜里2点才睡,早上硬撑着爬起来。推开门一看天变了,下起了雨。赶到龚山脚下,雨下得更大了,山路更加泥泞,不断有山石滚落下来,加之狭窄的道路已经被运塔材的车辆堵塞,负责山道通行的同志亮起了红旗,禁止任何车辆上山。怎么办?是回去还是没有确切时间的等待?我心急如焚,我清楚,越是这种险恶的环境,越是战斗最艰难、队员最吃苦的时候,同时,也是出新闻的最佳时机。责任在肩,我别无选择!我决定徒步上山。于是,在山下借了村长一把破雨伞,顶着风雨,我奋力向高山攀登。    
    十几里山路,左边是悬崖,右边是峭壁,迎面风雨吹来,脚下是烂泥残雪,何况山路又陡,每走一步都不轻松。爬着爬着,我感觉呼吸困难,两腿酸疼,浑身几乎要瘫痪,恨不得立即就躺在烂泥地上。毕竟长期从事文案工作体质较弱,也是59周岁的人了,再说夜里也没有休息好,体力和精力都严重透支。但是,我没有躺下,也没有退缩,强烈的责任感在耳边对我说,老郑,你从事新闻工作几十年了,什么时候叫过苦,什么讲过条件,什么时候畏难过?山上等着你,那些可爱的弟兄们等着你!那凝重的历史需要你记下来,那些英雄的事迹需要你去传播!就这样,一步又一步,十几里山路在我身后节节败退,58道弯终于被一个坚定的信念战胜了,巍巍龚山在我脚下俯首称臣!
    那天,龚山下起了鹅毛大雪,气候降至零下7度。我站在山顶,突然感觉鞋里的双脚一阵阵的发疼,那种钻心的直入骨髓的疼痛。这时我悟到,人们常说的十指连心,并不专指手指,还包括脚趾。我突然想起来,昨天夜里2点临睡时洗的袜子,早上穿时还是湿的,本来以为能靠体温暖干的,谁知一路又踏了冰雪,两只脚都泡在冰水里了,自然冻得疼。但是,那天,凝重而又撼人心魄的场面一次次撞击着我,使我写出了又一篇作品《欲与天公试比高》!
    在龚山抗冰抢险的队伍中,有三个单位,省送、南通和徐州。由于没有见到他们的稿件,更没有整体反映省公司的综合稿件,19日那天,省公司新闻中心两次打电话,让我兼顾另外两家单位的写作和组织领导,尽管与另两家单位的新闻人员难以谋面,工程进展等各种情况也不好配合,但是,责任心还是促使我克服困难,写出了《春风着意化冰雪》和《英雄把泪留在凯旋之日》两篇综合性通讯。
    在龚山的20多天里,我写了20多篇稿件,并相继发表,截至3月8日,在国家电网网站就用了7篇,在《江苏电力报》头版就用了4篇,这是其他两家单位难以比拟的。
    人的责任感,是一种美德,美德是修养而来的,修养是长期的历练和积累。到了龚山,你就会得到灵魂的升华,找到义不容辞的责任。我是个不善于掩藏自己情感和立场的人,在龚山,望着攀登在45米高的铁塔上搏击风云的勇士,感慨和想象着站在云天中的他们那种一览众山下的凌云气势,一贯骄傲的我竟然显得那么渺小,感到那么汗颜!
    哦,龚山,您给了一匹电力老马可以自由驰骋的疆场,给了我昂扬奋蹄的责任,给了我奋笔疾书的冲动和灵感!


 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  游戏测试: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!!  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

Trending Articl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