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uantcast
Channel: 郑洪杰的BLOG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

龚山记忆之六:追踪陈余仙

$
0
0
 

龚山记忆之六:追踪陈余仙

当我写下标题上的陈余仙的名字时,一股酸酸的滋味就从心底泛了出来,继而又沉沉的落下去,重重地压在我的情感深处,想掏也掏不出来,想挥也挥之不去。
   陈余仙,是我除了在《大嫂,您在龚山还好吗》一篇中提到周莲云之外,是我在龚山记住的第二个妇女的名字。不同的是,周莲云大嫂是我只要上山就能见到的人,而陈余仙是我刻意留心并追踪的人。
   认识陈余仙,是源于2月16日那场令人震惊的抗冰抢险的龚山自救,在16个抬电线杆的老人中,她是最年轻的,也是唯一的妇女。她为什么要干如此繁重、如此艰苦而只有男人们才能干的活?她的丈夫为什么忍心让她从事这样的劳动?她的体力能吃得消吗?她有什么样的生活背景?职业敏感和创作中养成的习惯,让我难以释怀。
   在龚山项目部的炉膛前,周莲云大嫂告诉我说,她叫陈余仙,耳东陈的陈,今年42岁,你别记错了。
   龚信昌支书对我说,妇女当中没有人比她力气大,男人中也几乎没有人能比过她。
    2月17日,我在山上再次见到了陈余仙,并目睹了她背着山柴上山和下山的情景,我的心像被利器刺疼了一般,再也难以轻松和沉静。
    陈余仙住在底坑村,距离龚山村有一二十里的山路,她怎么会扛着山柴出现在龚山村的路上?经过了解,我慢慢的解开了这团迷雾。
    龚山村和底坑村分别是两个行政村,无论是地理环境和经济现状,龚山村都比底坑村好些。从龚山村下了十几里的盘山路之后,就可以走上通往45公里外的武义县。而底坑村在龚山村东南方更闭塞、更幽深、更遥远的大山深处,相距近20里山路,是个连自行车也没有也不通的更原始的村落。陈余仙要在底坑村砍了山柴,卖到龚山村去,以换取微薄的收入。不能就近砍柴吗?有人告诉我,不能。每座山甚至每座山头都有严格归属。村与村之间,村民与村民之间,都划定了各自的承包和维护范围。因此,陈余仙只有从底坑村砍了柴才能到龚山村卖。买柴的村民都是年龄极高,儿女不在身边,难以行动的老人。在外谋生偶尔回家的儿女交给父母一点生活费用,部分用于买柴做饭,他们就是陈余仙的买家。近20里山路,狭窄而漫长,上下山都及其危险,扛着这样沉重的山柴能卖多少钱?

 “干柴3毛钱一斤,湿柴要打对半折扣。”村民告诉我。
   我是第一次这样近距离的观望陈余仙,她的脸色黝黑,近乎成紫色,那是山风和雨雪留下的痕迹,是烈日和岁月写在面部的沧桑。在大山的羊肠小道上,她停下来,把肩头的山柴用支拐撑着,稍作片刻的休息。她茫然的望着站在面前的陌生的我,没有任何反应。而我的心里却滋生出许多怜悯和同情的元素。
   我要试一试那捆柴有多重。她把柴竖在崖壁上,我双手揽住,用力抱了抱,竟然没有抱起来!
    有一百六七十斤吧。她告诉我。
    我惊讶,继而心里坠铅一样。沉重,沉重的生活还是沉重的精神给了陈余仙坚强的双肩?那也是肉呀!那毕竟是一副女人的肩膀呀!
   是的,这是一捆湿柴,冰灾毁坏了大面积的山林,也为村民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燃料。一百六七十斤,折半就是八十多斤,能卖到二十四元钱左右。扛着如此沉重的山柴,跋涉近20里山路,仅仅换回二十多元的收入!别说这区区二十多元,就是放大十倍,我们愿意干吗?又干得了吗?!然而,对于陈余仙,她渴望着这样的机会,能卖出去的机会并不多。
   “太可怜了,难道必须受这么大的辛苦才能维持生活吗?”在项目部,我问周莲云大嫂。于是,我得知了陈余仙鲜为人知的家事和遭遇。
    那是7年前,陈余仙的丈夫上山砍柴,不幸跌入山崖,虽然经过极力抢救才保住生命,但是却留下了腿部的终身残疾,同时头部的挫伤也使他丧失了正常人的思维。这使本来就缺钱的家庭又多处举债,雪上加霜。一双儿女尚幼,生活所有的担子都压在了陈余仙这个妻子和母亲的身上。而儿女也成了陈余仙精神支撑和活下去的希望。女儿17岁的前年,不忍妈妈的劳累,只身去丽水打工,至今每月除了吃穿和零用外,尚余200多元。母亲坚决不要女儿的钱,让她自己攒着将来陪嫁用。而今,13岁的小学刚毕业的儿子,又面临辍学的危险。
   “你们能不能帮助她一下,孩子的成绩很好,在班里第一名,是班长。”周莲云大嫂请求我.

我决定前往底坑,去看看陈余仙和她的家。
   2月29日,那是个好天气。铁塔组装工程已经结束,最忙碌的阶段已经过去。我和三个同行早早吃了午饭,前往底坑村。当我们行进一半路程的时候,突然遇到了底坑村抬电线杆进村的百姓,而人群中,正有陈余仙。
   “余仙,您好!”我喊住了她。
   她在这突然喊声面前愣怔了,竟有些不知所措,只是茫然的盯住我看,抓紧了手里的支拐。
   我告诉她,我们见过一次,我听周莲云说你叫陈余仙,我想上你家看看。她有些明白,又有些懵懂,最后点点头,坦诚又放心地说,你们去吧,我要干这个。她指指地上的电线杆。
    告别陈余仙,经过一段艰难的跋涉,我们抵达了底坑村。尽管空荡荡的村里难以见到村民,我们还是打听到了陈余仙的家。
    那是坐落在几座山的根部的村和根部的家,原始、破旧、简陋、惨不忍睹、不寒而栗……我感到语言的穷尽和无力,找不到更合适的词句介绍她的家。站在她的家前,总有种想流泪的感觉。好在鲁观平兄弟带着相机,节省了我许多描述。房门关着,里面像插上了门闩,想象着精神不正常的男主人,我没敢敲门,只从门缝处看了看。幽暗的空空荡荡的房间里,两张木板床,堆着脏兮兮的衣服和棉被,一堆棉被隆起,可能睡着男主人吧。我不能看仔细,一股霉变和腐烂的气息从门缝里窜出来,我退了回来。这时我看到了阁楼上有个老人,就爬了上去。隔壁的阁楼就是陈余仙的。老太太的话我听不懂,但还是明白了她的意思。
    阁楼里,一些杂乱的生活必需品堆满了房间,那些古老的、陈旧的物什静默着,灰灰的,像一个掉了牙齿的老人向我讲述陈年的往事,怎么听,都有隔世之感。然而,这就是21世纪中国的一个农民的家!
    很久了,陈余仙那张历经风雨蹂躏的脸和她的家还装在我心里。返徐的路上,柏油马路和龚山小道,豪华的私家车和陈余仙爬山的步履,肯德基店里喊着吃腻了的孩子和陈余仙即将辍学的儿子,怀抱名贵宠物狗的女人和肩头扛着的山柴的陈余仙,等等都撞击着我,叩问着我,我该给她做点什么?!
    是的,该为她做点什么,为了那没有泯灭的良知,为了心中的平静。
    注:我希望读到这篇文章的朋友和我一起为陈余仙做点什么,起码不要让她的儿子辍学,好吗朋友?如有意资助陈余仙的朋友请给我联系,哪怕1元钱也是爱心。另外也可以将善款直接邮到: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雅溪镇底坑村陈余仙收。邮政编码:323000


 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  游戏测试: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!!  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

Trending Articles